新華社客戶端貴陽3月19日電 民族要復興,鄉村必振興。在貴州黔東南這片民族文化與生態資源交相輝映的土地上,中國工商銀行凱里分行通過創新金融產品、深化產融結合、強化數字賦能,為地方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能,助力黔東南州走出一條民族文化傳承與鄉村振興深度融合的發展新路。
深耕“文旅+金融” 激發民族文化新活力
黔東南州是苗侗文化的重要發源地,文旅產業是當地實現鄉村振興的關鍵抓手。工行凱里分行緊扣“民族文化強州”戰略,創新推出“黔旅快貸”等特色產品,累計為134戶民族特色民宿提供信貸支持8019萬元,推動“農家樂”向精品民宿升級。
在肇興侗寨、西江千戶苗寨等核心景區,工行累計投放32億元支持基礎設施建設和文化品牌提升。劍河仰阿莎溫泉小鎮改造項目通過金融支持,帶動周邊手工藝品、特色餐飲等產業協同發展,形成“景區帶產業、產業促就業”的良性循環。此外,該行聯合總行發行“天下西江”貴金屬系列產品,將苗繡、銀飾等非遺元素融入設計,依托工行全國銷售網絡拓寬文化IP變現路徑,助力非遺技藝活態傳承。
聚焦實體經濟 筑牢產業升級根基
產業興則鄉村興。工行凱里分行立足地方資源稟賦,累計投放項目貸款161億元,重點支持交通、制造業、特色農業等領域。在交通基建方面,該行投放92億元助力凱里環城高速、雷榕高速等項目建設,打通縣域經濟“大動脈”。制造業領域,通過5億元信貸支持貴州鼎盛、健盛服飾等企業智能化升級,推動“黔貨出山”。
特色農業是黔東南鄉村振興的支柱產業。工行創新“科技型中小企業信貸通”模式,為劍河食用菌、麻江藍莓等12大特色產業提供3億元資金支持。通過“政府+公司+合作社+農戶”聯動機制,該行累計發放“苗侗振興種植e貸”近4億元,惠及千余戶農戶,帶動就業超百人。
數字賦能普惠暢通鄉村振興“最后一公里”
針對農村金融服務短板,工行凱里分行構建“線上+線下”融合服務體系,創新推出“煙草貸”“肉牛貸”等數字化產品,實現“零跑腿”融資,降低企業成本超20%。在雷山縣,該行通過“種植e貸”為4萬畝雜交水稻制種基地提供超千萬元資金,并深入田間地頭提供移動金融服務。
綠色是黔東南發展的底色。該行積極踐行“兩山”理念,綠色貸款余額占比達37%,同業排名全省第二,重點支持雷山風電、劍河生態旅游等項目。
雷山風電項目。
“以前寨子晚上一片漆黑,現在游客多了,我們的繡品也能賣到全國了。”肇興侗寨村民感慨道。通過金融支持,當地鼓樓亮化工程、智慧支付場景等逐一落地,文旅融合激活了沉睡的資源。
從鼓樓侗歌到科技園區,從梯田茶香到制造強基,工行凱里分行以創新為驅動,以數字化為引擎,讓金融服務更加高效、普惠、可持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