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位于廣西貴港市港南區的荷城羽絨有限公司展廳,“荷城”“貴妃絨”等品牌系列產品琳瑯滿目,羽絨枕、羽絨被、羽絨睡袋等創新產品折射出產業升級的活力。
“我們正月初八就開始復工,目前單日產能已達7—8噸,今年將重點提升‘貴妃絨’品質,讓消費者買得更放心。”荷城羽絨有限公司董事長陳紹平介紹,公司已形成集原材料生產加工、研發設計、品牌培育、銷售于一體的全產業鏈。
作為“中國羽絨之鄉”,港南羽絨產業始于20世紀80年代。歷經40年積淀,已構建起從初分毛、水洗加工到成品制造的完整產業鏈,培育出“荷城”“霖達”等知名品牌。目前全區集聚羽絨企業201家,年加工量達10萬噸,占全國總產量的28%、全球市場的18%,產品遠銷日本、歐美等30余個國家和地區。
產業騰飛的背后,是實施系統化產業轉型升級戰略。港南區緊抓西部陸海新通道機遇,通過“技術改造+園區建設+電商賦能”三駕馬車驅動產業轉型:重點建設貴港江南工業園區羽絨產業片區(橋圩羽絨產業園),圍繞“往精深加工、做羽絨制品”的發展理念,打造“一園七區”專業分區,配套羽絨貿易、加工、檢測、研發等八大服務平臺;引導企業引進先進智能設備,實現從粗加工向高附加值產品轉型。
拓展國際物流通道,為產業發展插上翅膀。2024年3月,港南區成功實施海運進口水洗羽毛羽絨通關監管改革,使進口原料物流距離縮短約1500公里,物流時間減少1/3,單柜通關成本降低5000元。平陸運河開通后,貨物從欽州港轉入運河航道,預計半天內可達貴港,進一步打通了羽絨產業的物流瓶頸。同年9月,港南區成功舉辦中國進口羽絨產業研討會,吸引200多位海內外企業家代表參會,助推港南區提升對外開放競爭力。
政企聯動,構筑發展強磁場。港南區聚焦項目建設與規模以上企業培育,通過處級領導掛點服務,建立“紅黑榜”通報制度,有效破解項目難題。該區還建立臨規企業庫,為重點培育企業提供精準服務、重點支持,推動項目盡早達產滿產。
2024年,港南區規上羽絨產業實現產值44.5億元,同比增長57.1%;新增規上羽絨企業19家,同比增長14家。規上羽絨企業占比擴大至15.7%,行業產值比重提升至15.2%,產業結構得到顯著優化。
港南區委書記陶建全表示,下一步,港南區將繼續發揮政策優勢,大力擴展新興市場,推動羽絨產業向“買全球、賣全球”邁進,讓每朵羽絨都釋放最大價值,為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劉志寧 姜慧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