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記者 張玉亮
丹麥自治領地格陵蘭島11日舉行自治議會選舉,反對黨民主黨獲得近三成選票,成為自治議會第一大黨。
由于美國總統特朗普近來多次聲稱要“得到格陵蘭島”,這場選舉受到外界廣泛關注。在此背景下,參選各黨派將討論焦點集中在格陵蘭島從丹麥獨立的議題上,擠壓了教育、物價、醫療等社會民生議題的討論空間。
反對黨成贏家
格陵蘭島是丹麥的自治領地,有高度自治權,國防和外交事務由丹麥政府掌管。據統計,超過2.8萬名選民在此次選舉中投票,投票率為70.9%。
3月11日,丹麥自治領土格陵蘭島亞細亞特的街頭懸掛著候選人競選海報。新華社發(張全衛攝)
根據格陵蘭島選舉委員會網站公布的結果,民主黨獲得29.9%的選票,成為議會第一大黨;納萊拉克黨獲得24.5%的選票;目前自治政府總理穆特·埃格德所在的“因紐特人共同體”黨獲得21.4%的選票。此外,前進黨和團結黨分別獲得14.7%和7.3%的選票。
選舉結果公布后,自治政府總理埃格德在社交媒體上發文表示尊重選舉結果,準備與其他政黨協商組閣進程和交接事宜。
格陵蘭島實行議會制,相關政黨將根據議會選舉結果組成自治政府。由于本次選舉沒有任何一黨獲得過半議席,得票最多的民主黨將與其他政黨協商組成聯合政府。
3月11日,民眾在丹麥自治領土格陵蘭島亞細亞特的一處投票站投票。新華社發(張全衛攝)
格陵蘭島主要媒體《塞爾米特夏克報》總編輯馬索納·埃格德分析認為,格陵蘭島歷次選舉都存在“鐘擺效應”,執政黨在選舉中得票數通常會減少,而反對黨往往能獲得更多支持,此次選舉也體現了這一效應。
“奪島”言論受關注
在本次自治議會選舉前,是否應從丹麥獨立這一話題引起了較高的關注。分析人士認為,特朗普近來頻繁揚言要“得到格陵蘭島”進一步提升了該話題的熱度。
去年美國總統選舉后,特朗普屢次表達奪取格陵蘭島控制權的強烈意愿,派其長子小特朗普和其他幾名“代表”到訪格陵蘭島,還稱不會排除通過“軍事或經濟脅迫”手段奪取該島控制權的可能性。在此次格陵蘭島自治議會選舉前,特朗普又稱“歡迎格陵蘭島加入美國”。
1月20日,在美國首都華盛頓第一資本體育館,美國總統特朗普展示其簽署的行政令。新華社記者 吳曉凌 攝
德國《慕尼黑信使報》網站評論文章指出,格陵蘭島因其重要的戰略位置及蘊藏的自然資源“成為特朗普政府新帝國主義野心瞄準的目標”。
特朗普政府的這些舉動引發丹麥政府和格陵蘭島自治政府的不滿。丹麥國防大臣特勒爾斯·倫·波爾森5日表示,美國吞并格陵蘭島“不會發生”。
對于特朗普的“奪島”言論,大多數格陵蘭島民眾并不認可。丹麥媒體1月公布的一項民調顯示,85%的格陵蘭島民眾反對并入美國。此次選舉期間,幾乎所有接受媒體采訪的格陵蘭島居民都表示不愿意成為美國人。
民生問題待解決
分析人士指出,格陵蘭島自治議會選舉本應聚焦于和當地民眾切身利益最相關的議題,但在特朗普“奪島”言論的影響下,參選各黨派把討論焦點集中在政治議題上,擠壓了社會民生議題的討論空間。
這是2024年10月19日拍攝的丹麥自治領地格陵蘭島首府努克的景色。新華社發(羅一洲攝)
格陵蘭大學政治學家拉斯穆斯·萊安德·尼爾森表示,此次選舉的特點是國際政治與民生問題有所疊加。格陵蘭島自治政府貿易和司法部長諾婭·納塔尼爾森表示,選民最關心的仍然是教育、醫療等常見民生問題。在選舉活動的問答環節中,民眾向政黨候選人主要詢問的也是物價何時會下降以及醫療系統的狀況。
據當地媒體報道,教育、物價和醫療正成為格陵蘭島居民面臨的三大挑戰。格陵蘭島缺乏優質教育資源,許多本地居民不得不去丹麥上學;島上包括食品在內的生活必需品價格高企;醫療設施明顯不足、醫療人才短缺……格陵蘭島居民更關注如何降低生活成本、改善醫療保障。然而,這些議題卻被特朗普的“奪島”言論所沖擊。
歐洲動態網刊文指出,對格陵蘭島自治政府來說,優先要考慮的是如何“解決社會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