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黨的十八大以來第13個指導“三農”工作的中央一號文件——《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進一步深化農村改革 扎實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的意見》發布,其中明確要深入實施種業振興行動,發揮“南繁硅谷”等重大農業科研平臺作用,加快攻克一批突破性品種。繼續推進生物育種產業化。一號文件落實看基層,走進安徽濉溪,看這個全國重點產糧大縣、國家級制種大縣如何以“濉溪良種”金字招牌為牽引,大力推動小麥全產業鏈建設和農業片區高質量發展。
初春時節,走進位于安徽省濉溪縣的安徽永民種業小麥種植基地,放眼望去,集中連片的冬小麥郁郁蔥蔥,長勢喜人,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
種子是農業的“芯片”。濉溪不僅是全國重點產糧大縣,還是國家級制種大縣。據濉溪縣農業農村局統計,2024年該縣播種小麥205萬畝,其中50多萬畝用于良種繁育。
安徽永民種業小麥種植基地。濉溪縣委宣傳部供圖
擦亮金字招牌 創建綠色食品加工產業集群
“為確保良種生產順利,最近我們組織專家每天觀察小麥的葉色、抗凍級別、分蘗數、根系粗壯等情況。”安徽永民種業小麥種植基地負責人趙鵬介紹,小麥繁殖基地共12000畝,種植了永民麥1號、永民1719、民研186等6個品種,預計能收獲660萬公斤的小麥良種。
近年來,濉溪縣積極發揮全國糧食生產大縣、制種大縣的優勢,以擦亮“濉溪良種”金字招牌、創建百億綠色食品加工產業集群為抓手,在產業提質增效上做文章,大力推動小麥全產業鏈建設和農業片區高質量發展。
濉溪縣柳豐農場豐收時。濉溪縣委宣傳部供圖
據了解,濉溪縣目前有種子企業22家,近年來育成農作物新品種52個,其中小麥品種25個。2019年濉溪縣被評為“國家區域性小麥良種繁育基地”,成為安徽省第一個獲此殊榮的地區,2020年又被列入國家小麥制種大縣。
目前,該縣以四鋪、百善、鐵佛三鎮為主線,打造國家優勢農作物制種基地50萬畝以上,建有配套設施完善的小麥新品種展示示范點4個;2024年縣內良種繁育面積達58.07萬畝,生產種子約5.7億斤,實現銷售收入近10億元。
補鏈延鏈強鏈 大力推動小麥全產業鏈建設
走進位于淮北市濉溪縣百善鎮食品產業園的安徽昊晨食品加工企業車間,一陣陣糧食的香味撲鼻而來。從優糧優購、優糧優加到原材料加工線、半成品線、產品包裝線,工作人員有序地忙碌著,對產品生產全鏈條層層把關。
安徽昊晨食品有限公司原料加工車間。濉溪縣委宣傳部供圖
安徽昊晨食品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尤國安介紹,生產線上正在生產的是無蔗糖高膳食纖維代餐餅干,日產量可達4噸左右。目前公司擁有1條現代化餅干生產線、1條日產300噸小麥粉的自動化加工生產線及20萬噸倉容存儲中心,可以生產韌性、酥性餅干及各類專用小麥粉20多個品種,2024年產值達2.76億元,產品暢銷全國各地,同時與國內知名品牌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系。
而同在濉溪縣的淮北旭源食品有限公司,也先后與多家種子企業、合作社等新型經營主體組建產業聯合體,從良種選育到優糧優加全過程,延伸產業鏈條,提升產品的競爭力和附加值。
近年來,濉溪縣大力推動小麥全產業鏈建設,在提質增效上做文章。立足當地良種繁育優勢,在保證種子市場需求情況下,為糧食加工企業提供更加優質的糧源,實現多方共贏。
此外,濉溪縣還充分利用國家制種大縣獎勵項目資金,重點扶持“柳豐種業”“永民種業”等本土企業基礎建設,落實補助資金875萬元;著力發揮縣種子協會、面粉行業協會等行業平臺的牽頭作用,以訂單方式補鏈、延鏈、強鏈,用深加工撬動品牌糧食生產,帶動種業企業標準化、規模化生產,促進種業高質量發展。
截至目前,全縣規上品牌糧食(小麥)加工企業17家,其中糧食精深加工企業5家,2024年糧食精深加工產值為64.71億元。“魯王”牌、“淮魯”牌、“孫候”牌、“昊晨”牌面粉先后獲評安徽省“放心糧油”稱號,產品銷往全國;“幸運”牌方便面、“法士頓”牌餅干成為國內市場熱銷產品。
龍頭企業帶動 培育壯大現代農業產業鏈
近年來,濉溪縣積極引導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發揮示范帶動作用,有效探索“龍頭企業+村集體+合作社+農戶”模式,不斷培育壯大現代農業產業鏈,逐步實現了龍頭企業快速崛起與產業發展的提質增效,走出了一條龍頭企業帶動農戶致富的路子。
“麥種是用柳豐公司的,麥子也不愁銷路,而且柳豐公司訂單收購的價格還會比市場價高一點。我去年給柳豐公司訂單種植500畝地小麥,增收近7萬元。”種糧大戶王愛忠高興地說。
據了解,龍頭企業引領了全縣糧食產業化、優質化、綠色化、品牌化發展。通過簽訂訂單合同,統一回收、加工、銷售,形成以濉溪縣百善鎮為圓心,方圓15公里的“濉溪糧食”加工集群,年加工糧食能力100萬噸以上,年銷售收入40億元,實現全環節升級、全鏈條增值、全產業融合。
濉溪縣以提升農產品“附加值”和延長農民增收“價值鏈”為導向,千方百計延長農業產業鏈。實施“種業振興”行動,發展“種糧一體化”模式,不僅可以幫助解決良種推廣銷售“最后一公里”問題,促進種業發展,而且可以有效解決“種、糧”長期分割的問題,有助于融通種子、糧食和加工產業鏈,提高農業生產效益,增加農民收入。
柳豐公司農場。濉溪縣委宣傳部供圖
“接下來,濉溪縣將堅持以園區為載體,以項目為抓手,做大‘總量’與提升‘質量’并重,在小麥種子研發——繁殖推廣——大田生產——面粉加工——生產方便面、糕點、餅干——銷售等方面形成一二三產融合發展趨勢,推動濉溪向高質量發展大步邁進。”濉溪縣農業農村局局長劉啟明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