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無錫3月23日電(記者吳俊寬、王恒志)2025年全國群眾體育工作會議23日在無錫江陰召開。會議期間公布的一組數據從場地設施、賽事活動、科學健身指導等方面全面直觀反映了過去一年中我國全民健身工作的發展與成效。
身邊場地設施激發健身熱情
過去一年,我國體育場地設施在普及和均等化方面取得重要進展。截至2024年底,全國共有體育場地484.17萬個,體育場地面積42.3億平方米,人均體育場地面積3.0平方米。
3月8日,“石榴籽杯”2024-2025銀川市青少年五人制足球俱樂部聯賽在銀川市湖濱體育館舉行。新華社記者 王鵬 攝
數據顯示,2024年國家體育總局支持地方建設小型健身中心、小型體育公園、群眾滑冰場、縣級多功能運動場以及維修、改造、更新行政村農民體育健身工程健身器材等項目共計6719個;下達中央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專項資金,實施全民健身場地器材補短板鄉鎮/街道項目,支持全國1000個沒有配建全民健身場地器材的鄉鎮/街道補齊短板;會同財政部安排財政資金支持公共體育場館免費或低收費開放,補助3050個場館,覆蓋全國約1600個縣級行政區域,場館核心區免費或低收費開放場地面積超過2500萬平方米,受益人次超過5億。
此外,截至2024年底,“十四五”期間建成并投入使用的體育公園超過1300個,提前完成規劃目標。“國球進社區”“國球進公園”活動累計覆蓋公園1363個、社區9618個,配建乒乓球臺23408張,配建其他健身器材25088(套)件。各地利用“國球兩進”活動配建的器材設施全年共舉辦全民健身賽事活動14024場次,吸引參與人次超過130萬。“國球兩進”公益行品牌活動走進河南洛陽、新疆庫爾勒,現場開展國民體質檢測、體育志愿服務等活動,向社區群眾傳播體育文化,激發健身熱情。
豐富賽事活動展現運動風采
過去一年,豐富多彩的全民健身賽事活動在全國各地、全年四季廣泛開展,“3-8-3-1”全民健身賽事活動框架初步形成。
2024年6月11日,第一屆全國全民健身大賽(西南區)押加項目在西藏拉薩開賽。新華社記者 丁增尼達 攝
第十四屆全國冬季運動會群眾比賽、第十五屆全運會群眾賽事活動、第一屆全國全民健身大賽依托三大運動會為全民健身愛好者搭建了全國性的風采展示平臺,其中第一屆全國全民健身大賽設置7個賽區及總決賽,開展賽事活動6000余個,直接參賽人數超過200萬。元旦新年登高、全民健身日、農民豐收節、大眾冰雪季等8個全國性全民健身主題活動貫穿全年。“三大球”群眾賽事活動、群眾冰雪賽事活動、各人群體協及行業體協舉辦的賽事活動重點突出、覆蓋全面,充分發揮體育的多元功能價值。2024年全民健身線上運動會累計上線80余個賽事活動,直接參賽人數達2182萬余人,以“互聯網+”思維提升全民健身公共服務水平,持續為群眾提供線上展示、交流和互動的平臺。
2024年,通過全民健身信息服務平臺上傳的社區運動會等群眾身邊的賽事活動約31.7萬個,活動參與人數超5327萬。全年全國國家體育鍛煉標準達標活動累計參與超125萬人次,發放證書量近113萬份,總體達標率89.89%。
科學健身指導促進健康轉化
全民健身向全民健康轉化離不開科學健身指導。2024年,常態化國民體質監測首次覆蓋全國31個省份,通過375個常態化監測站點,累計提供33.19萬人次的體質檢測與科學健身指導服務。國家體育總局科研所、運醫所、氣功中心、社體中心等單位深入鄉鎮、社區、企業、機關、學校開展科學健身指導走基層送健康活動、科普活動等近150場,直接受益人群3萬多人次。
2024年12月27日,在深圳筆架山公園里,小朋友和家長一起使用智能互動屏鍛煉身體。新華社記者 梁旭 攝
群眾身邊的社會體育指導員是引領科學健身的重要力量。過去一年中,社會體育指導員的隊伍繼續壯大。截至2024年底,全國累計擁有社會體育指導員約371萬人,每千人擁有社會體育指導員約2.63人。“萬村女性社會體育指導員培訓計劃”持續開展,2024年為2.6萬多個行政村培養了超6.5萬名農村女性社會體育指導員。
此外,2024年“奮進新征程 運動促健康”全民健身志愿服務活動開展7700余場,全國范圍內開展的各類全民健身志愿服務活動總計超過1.3萬場,28.9萬人次志愿者參與全民健身志愿服務。全民健身志愿服務優秀案例征集活動連續第四年開展,評選出50個全民健身志愿服務優秀案例,為各地常態化開展志愿服務,帶動引導人民群眾積極參與科學健身提供了有益經驗和有效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