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武漢4月2日電(秦雨萱)在湖北省大冶市紅星湖畔的綜治中心大廳里,11個專業服務窗口有序排列,電子導覽系統實時顯示著市領導接訪排期、法律咨詢分類等信息。這個集成政法、信訪、住建等12個職能部門資源的綜合服務平臺,已成為當地群眾解決“急難愁盼”的首選之地。
近日,“荊楚政法基層行”第三期主題活動采訪團走進湖北黃石發現,這樣的綜合服務平臺已在市本級、7個縣(市、區)、55個鄉鎮(街道)、1011個村(社區)全面完成規范化建設。
圖為采訪團在大冶市綜治中心。陶輝攝 新華網發
解民憂:給困境家庭照進一束光
“早知道有你們這么為我們著想,問題肯定早就解決了!”在大冶市綜治中心家調委辦公室,60歲的調解員郭燕時常聽到這樣的感慨。今年3月,當陳婆婆為孫女的入學難題輾轉求助時,這句感慨變成了現實。
因家庭特殊原因未能及時辦理戶籍登記,8歲孫女面臨入學難題,陳婆婆向大冶市綜治中心婚姻家庭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尋求幫助。
家調委接到訴求當天,網格員便深入社區核實情況。發現這個被戶口問題困擾的家庭,還背負著長期治病的沉重經濟負擔。
“收到陳婆婆的求助后,我們立即聯系網格員深入社區走訪核實情況。了解到不僅是戶口問題一直未解決,且陳婆婆的老伴因長期治病花費,家中條件已十分困難。”家調委調解員郭燕說
圖為大冶市綜治中心調解員分享調解案例。陶輝攝 新華網發
通過跨部門聯動,教育部門特事特辦安排就近入學,學校免除餐費、學雜費,還購買了文具、繪本等讀書用品送到她家。
“綜治中心不僅圓滿解決問題,還幫忙省下了不少費用,太好了!”接受回訪時陳婆婆欣慰地說道。
更讓陳婆婆安心的是,綜治中心已將戶籍問題納入持續跟蹤回訪清單,爭取徹底幫助其孫女解決戶口問題。
破難題:為十年頑疾開出根治處方
在大冶市東風路興盛花園小區,8層住宅的256戶居民曾飽受水壓不足困擾。這個建于2010年的小區,用水難問題隨著周邊高樓崛起愈演愈烈,最終演變成物業與居民長達數年的“拉鋸戰”。
2020年起,居民們在自家安裝的小型加壓泵也失效后,長期積壓的矛盾在物業費收繳時爆發,形成“用水難—拒繳費—強斷水”的惡性循環。
東風路街道綜治中心接報后,立即聯系自來水公司連夜恢復供水。恢復供水只是治標之策,真正的破局在于打破部門壁壘。
圖為大冶市綜治中心信訪接待窗口。秦雨萱攝 新華網發
綜治中心經過研判討論,積極與城投公司、住建局等相關主管部門單位聯系,邀請自來水公司、物業、開發商以及居民代多次召開協調會,確定了開發商和自來水公司出設備、物業騰泵房、居民承擔電費的方案。
當增壓泵在春節前轟鳴啟動時,這場涉及900多位居民的“用水革命”終于畫上句號。
“現在用水一切良好,家里每月平攤增壓泵電費不到3元,比之前自己購買小型加壓泵的費用還低!”曹梅芳滿意地說。
隨著興盛花園用水難事件的圓滿解決,附近存在同樣問題的兩個小區也效仿該解決方案進行協商處理,徹底解決了涉及3000多名群眾的用水難題。
化危機:給突發矛盾裝上"緩沖閥"
“化糞池建在家門口,夏天怎么開窗?”今年3月的一通報警電話,讓黃石市黃石港區公園路青山湖社區氣氛驟然緊張。
青山湖社區一施工單位為300名工人建設的臨時廁所距居民樓不足10米,激起了周邊群眾的強烈反對。
依托綜治網格化平臺,該非警務警情被迅速推送到黃石港街道綜治中心。網格員當天完成走訪安撫,專項工作組迅速搭建協商平臺,最終達成“暫停使用、另尋選址”的共識。
“感謝綜治中心的給力幫助,協調了工地周圍醫院、企業的多處公用廁所,供我們工地工人日常使用。” 項目生產經理李先生說。
“街道綜治中心、社區的主動作為讓我們感受到了社區大家庭的溫暖,他們真正做到了群眾利益無小事。”居民代表李光中說。當他將錦旗送進社區時,施工圍擋后的工地已恢復繁忙。
圖為采訪團在青山湖社區施工工地。陶輝攝 新華網發
“綜治中心按照‘多中心合一、一中心多用’,充分整合網格化服務管理中心、信訪接待中心、矛盾糾紛調解中心等工作平臺,實現糾紛‘一站式’化解。”黃石市綜治中心主任張琦介紹說。
2024年以來,黃石市各級綜治中心辦理網格上報、重點部門推送的風險隱患、矛盾糾紛超7.2萬余件,辦結率99%以上。黃石市堅持把綜治中心規范化建設作為創新社會治理、深化平安建設的重要平臺和抓手,逐步構建起綜治中心實體化建設、一體化運行、高校服務的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