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南昌3月24日電 “從舌脈來看,這位小患者的癥狀已經好了很多,這也再次印證了我們中醫藥劑的療效。”3月23日下午,南昌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治未病中心主任熊鳴峰正在召開遠程會議,指導隔離病房內一位輕癥患者的中醫診療。
南昌突發新冠肺炎疫情后,南昌大學一附院第一時間啟動工作預案,立即成立了中醫治療小組,熊鳴峰正是該小組的負責人。此后,他每天的工作,除了日常上診、與小組成員討論救治方案,還要研習對比患者的實際案例,針對不同患者實際情況進行細微調整。
“我們中醫治療小組成員每天都會進入病房對患者進行診脈治療,了解病情變化,為每一位患者做出個性化的治療方案。”熊鳴峰介紹,本輪疫情發生后,此前中醫藥抗疫經驗優勢又充分發揮了作用。在對患者的癥狀、脈象進行分析比較后,熊鳴峰判斷奧密克戎毒株感染者與以往德爾塔毒株感染者的癥狀類似,因此“一人一方、辨證施治”的治療方式仍然有效。
在隔離病房里,有一位1歲11個月大的新冠肺炎輕癥患者。剛進病房時,寶寶出現感冒、咳嗽及高熱的癥狀,通過南昌大學一附院中西醫結合治療,中醫治療小組對寶寶開出兒童清肺顆粒中藥劑。服用藥物后,小寶寶第二天便退燒,癥狀得到了明顯改善。
通過望聞問切、精細辨治、動態評估、一人一方的治療方式,南昌大學一附院中醫治療小組對患者因人施策,并配以柴胡平瘟顆粒為主方。事實證明,接受了個體化中醫治療的患者大多在數天內癥狀得到改善,轉為無癥狀狀態。
據熊鳴峰介紹,柴胡平瘟顆粒在調節機體免疫力、退熱、止咳化痰、改善腸胃功能等方面表現突出。在2020年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以及上饒鉛山突發疫情中,是治療新冠肺炎患者應用廣泛的治療方案,發揮了顯著的療效。
為積極推動從預防到救治中醫藥全程參與,近一周,南昌大學一附院已發放6000余劑柴胡平瘟顆粒中藥,用于普通人群預防新冠肺炎。此外,南昌大學一附院中醫治療小組將開展針灸、穴位按摩等傳統中醫治療,積極推動中醫藥服務覆蓋預防、治療和康復的全過程。(時雨、朱怡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