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桂春意濃,無處不飛花。
搶抓人工智能新賽道、全面對接粵港澳大灣區、深化與東盟務實合作、加快推進項目建設……記者近日在廣西各地采訪,感受到實干與創新的力量加速釋放,“拼開局”“開新局”的勁頭蔚然成風。
向“新”更向“智”
“以往人工巡園難以察覺的早期病蟲害,如今在人工智能加持下可作出預警、提前防治。”在南寧·中關村創新示范基地,捷佳潤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張興杰告訴記者。
這家企業開發的AI巡園系統,通過高清攝像頭結合智能圖像識別算法,可精準識別農作物的生長狀況。公司業務目前已拓展到老撾、泰國、馬來西亞等東盟國家,為當地榴蓮、香蕉、橡膠等種植引入智能化管理模式。
在廣西“新春第一會”上,自治區黨委書記陳剛明確表示,人工智能時代,廣西不能缺席、不能落后,要以“人工智能+”賦能千行百業,力爭在新領域新賽道迎頭趕上。
“智桂通”、12345熱線等政務服務平臺和各地政府部門相繼接入,醫療、通信、工業、教育等行業系統部署試水……一場以DeepSeek等開源平臺為支點的AI“接入潮”迅速鋪開,推動廣西各行業各領域智能化升級。
發展人工智能,必須因地制宜,找準切入口。作為面向東盟開放合作的前沿和窗口,廣西結合與東盟國家在金融、產業、貿易等領域的合作優勢,發掘垂直領域應用場景,共同推進人工智能發展。
2月23日,廣西與老撾在老撾首都萬象舉行簽約儀式,共建中國—老撾人工智能創新合作中心,成為我國與東盟國家簽訂的首個人工智能合作創新平臺。廣西將以該合作中心為起點,與東盟各國共建中國—東盟人工智能創新合作中心,推進中國與東盟國家在人工智能、跨境數據、人才培養等領域的合作。
新竹節節高,老樹發新枝。在人工智能帶動下,產業、企業發展面貌加快“煥新”:在柳州市北部生態新區,優必選機器人超級智慧工廠項目將實現機器人制造機器人,建成機器人透明智能制造、無人化示范超級工廠;廣西南南鋁加工依托云端AI深度學習、邊端檢測推理,實現鋁材表面的AI圖像智能檢測,光源設備缺陷識別分辨率提升到行業領先的0.2mm精度;在廣西鋼鐵煉鋼廠,AI代替老師傅的“火眼金睛”精準把控鋼鐵冶煉進程……
“內”“外”齊發力
向東,深化與大灣區協作;向南,開拓與東盟合作空間——新春開工以來,廣西對內對外開放步伐提速。
組織黨政代表團赴廣東學習調研,召開粵桂東西部協作聯席會議,對持續推進粵桂東西部協作和全方位合作作出部署安排;舉辦2025年中國廣西與越南邊境四省黨委書記新春會晤,形成11個方面共識;訪問越南、老撾,舉辦系列經貿活動,簽署廣西北部灣港至海防港新航線開通和多項人工智能、數字經濟等方面合作協議。
對接規劃,更對接項目。近期,2025年廣西大區招商(粵港澳大灣區、長三角地區、京津冀及成渝地區)全面啟動,以產業園區為主陣地,聚焦智能制造、智慧農業、智慧醫療、智慧交通等領域,對接一批目標企業,洽談投資合作項目。
為深化東西部產業協作,廣西創新推進“2+N”“3+N”園區共建模式,積極引入央企、國企、民企和外企等共同參與園區建設,構建產業扎根廣西的有力支撐。
南寧與深圳共建東盟產業合作區,大力發展鋁精深加工、半導體芯片、衛星遙感等新興產業;百色引入上海榕融百色市氧化鋁連續纖維制品項目,填補廣西在高端非冶金級氧化鋁領域的空白;北海引入鏈主企業三峽集團,打造海上風電國際產業園,助力廣西激活“藍色基因”。
自治區工信廳廳長王永超說,廣西瞄準重點產業補鏈強鏈延鏈的切入點和突破口,深度融入長江經濟帶、粵港澳大灣區等重點區域產業分工體系,有效增強和補齊新能源汽車、新能源電池、精細化工等產業鏈。
在面向東盟開放方面,通道建設與產業協作“兩翼齊飛”“陸海并進”。隨著中國碩龍—越南里板雙邊口岸開放運行,廣西邊境3市8縣實現“縣縣通口岸”;全國首個跨境智慧口岸項目——中越友誼關—友誼智慧口岸中方段即將投入運行,將大幅提升通關便利化水平;北部灣國際門戶港樞紐功能不斷提升,西部陸海新通道物流規模快速增長。
遍布廣西多地的沿邊臨港產業園區、中國—東盟產業合作區內,在建項目投資超萬億元,電子信息、金屬新材料、化工新材料等一批跨區域跨境產業鏈供應鏈加速形成。
實干“競”實績
平陸運河持續刷新“進度條”,累計完成投資突破500億元;黃百鐵路、南憑高鐵崇憑段等多條在建鐵路建設按下“加速鍵”;百色水利樞紐通航設施工程項目初現雛形……眼下,廣西重大項目建設“火力全開”,一片“百舸爭流”的繁忙景象。
“新春第一會”吹響拼經濟的沖鋒號,廣西各地各部門“各顯神通”,紛紛拼決心、亮新招、競實績。
在憑祥產業園,龍馬管控集團(崇左)高端裝備制造產業基地項目建設正酣。項目一期計劃投資100億元,年產30萬噸精密汽車鑄件等高端裝備,從簽約到開工建設僅用了20天。
崇左市委書記藍曉說,崇左以沿邊產業園區建設為抓手,在發展高科技產業上下真功,探索“飛地經濟”等園區發展新模式,推動各縣(市、區)共建憑祥沿邊產業園和崇左臨空經濟協同區。
玉林市提出,加快構建7個縣(市、區)和3個市直園區“十虎競玉林”新局面,全力推進玉商玉工回歸、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等“六個提檔升級”;賀州市組織開展“深化改革學用政策強化年”“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提質年”“干部作風能力提升年”行動,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
“新春第一會”剛結束,廣西立即組織推進首季招商引資“早春行動”,聚焦“人工智能+”等重點產業,以“一把手”招商帶動全員招商。截至目前,全區新簽約招商引資項目118個,投資總額509億元。
各地“競速跑”火熱開賽,各部門也出臺政策“保駕護航”。自治區發改委爭取到中央預算內投資和“兩重”項目23個,落實首季“開門紅”23條硬舉措,確保各項資金直達快享,盡快形成實物工作量;
自治區工信廳出臺一季度工業“開門紅”32條政策措施,設立穩生產促就業、連續生產、增量用電、投資激勵等一系列獎補政策,推動企業增產增效;
自治區商務廳出臺措施優化貿易結構,做優保稅物流、做大一般貿易、做強邊境貿易、做穩加工貿易,搶抓“兩新”政策延續等利好實現消費開好局……
牢固樹立“實干為要、創新為魂,用業績說話、讓人民評價”的鮮明導向,八桂大地正共同唱響加快高質量發展主旋律,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廣西篇章。(記者向志強 陳一帆 雷嘉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