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月談評論員 李 松
在巡視中發現問題,其目的是最終解決問題。發現的問題解決不掉,比不巡視的效果還糟糕。近年來,重慶運用數字化手段構建“巡視問題清單”,清單化晾曬巡視發現的重大典型、復雜疑難問題,倒逼責任部門落實整改。重慶對申請銷號問題全部實地核查,整改不到位的不放過、不銷號,在動真碰硬中,取得了遏制“紙面整改”“虛假整改”的實效。
巡視問題清單化晾曬
在一些地方,巡視發現問題后,由于難以實時有效監督、核查,問題整改實際效果可能會打折扣,有些問題甚至邊改邊犯,成為痼疾。針對此,重慶探索建立巡視問題清單化機制,既做到全量歸集,保證巡視中發現的問題得到全面整改;又突出整改重點,將巡視發現的相關典型、重大問題,形成清單化整改事項,在電子政務平臺晾曬,倒逼巡視問題扎實整改。
半月談記者在重慶“巡視問題清單”數字化平臺上看到,相關巡視問題的發生原因、問題性質、整改舉措、辦結時限等基本信息一目了然,巡視問題整改全流程可以實現一屏動態掌握。
在過去的巡視工作中,相關巡視問題主要是面向被巡視區縣和部門通報,知悉范圍有限。現在通過“巡視問題清單”平臺,在一定范圍內公開,有助于傳導整改壓力。
例如,重慶某地為了推動房地產去庫存,曾出臺農村戶籍居民購買商品房補貼優惠政策。但巡視發現,當地截至2023年初,仍有部分農村居民補貼款未兌付到位。考慮到該問題關系民生,重慶市委巡視辦將其納入“巡視問題清單”晾曬,倒逼責任落實。當地摸底數、籌資金,很快解決了問題。
嚴把巡視問題“銷號關”
重慶市委巡視工作領導小組要求,所有進入清單的巡視問題,整改完成后,必須經過實地核查,才能閉環銷號。“保證整改不到位不放過。”重慶市委巡視辦副主任李劍波說,嚴把巡視整改問題“銷號關”,避免“紙面整改”“虛假整改”。
在巡視過程中,重慶某市級單位被發現存在“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問題”,經過一段時間的整改,該單位申請將問題在清單中銷號。但在實地核查過程中,核查組發現,這個單位對相關問題的整改處理仍不到位,被認定不能銷號,需要繼續整改。
“實地核查就需要動真碰硬,確保巡視問題真改、實改。”重慶市委巡視辦二級巡視員王剛說。
有些巡視問題發生在區縣,解決問題、實現銷號需要多部門協同。為此,重慶市按照“區縣吹哨、部門報到”的要求,對各區縣自身無法解決的問題,依托“巡視問題清單”,推動多部門、跨領域協同聯動,合力整改。
開門促整改,提高核查實效
據了解,重慶還將具有典型示范意義的整改案例納入示范榜,展示在重慶巡視問題整改清單庫中。整改效果差的典型案例,則被列入警示榜,同時納入相關市管黨組織考核范圍,將正向激勵和反向倒逼結合起來。
實地核查是推動清單問題整改落實的重要一環,目前這一環節仍有提升空間,主要是實地核查組人員大多由紀委監委、組織部、巡視機構干部組成,遇到涉及農業、自然資源、生態環保等方面問題時,核查人員的專業性不強,影響核查實效。
“我們正在積極探索解決這些問題。”李劍波說,下一步將推動“開門促整改”,在制度設計上探索擴大核查組人員構成,納入相關行業主管部門、相關領域的專業人才,提高核查實效。同時,進一步發揮巡視綜合監督平臺作用,通過完善巡視建議書,督促相關單位和區縣落實責任,共同推動巡視問題整改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