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月談記者 蔡馨逸
我國首部XR(擴展現實,涵蓋虛擬現實(VR)、增強現實(AR)、混合現實(MR))數字戲劇《麥克白》成功首映、“消失的法老”胡夫金字塔沉浸式探索項目引發參觀熱潮、“唐朝詭事錄·西行”國潮沉浸劇場在全國10余個城市落地……近年來,數字技術帶來的沉浸式體驗持續掀起文旅消費熱潮。同時,上海、浙江、江蘇、陜西等地陸續出臺政策推動數字文旅產業發展。在業態創新與政策引導雙輪驅動下,文化與科技加速融合,成為推動產業升級、激活文化消費的新引擎。
數實融合體驗項目受追捧
佩戴VR眼鏡一體機,化身秦朝兵士,乘“戰車”來到秦始皇陵,水銀懸棺、水禽俑、兵馬俑等展現眼前……在西安市長安書院的數智XR沉浸體驗空間里,西安市民鄧小軍走進“永恒的傳奇·守衛秦陵”全感沉浸劇場,體驗了一場前所未有的“穿越之旅”。“展現在我眼前的秦始皇陵既有史書中描寫的內容,又有現代人的合理想象,這種身臨其境的體驗非常棒。”鄧小軍說。
據“永恒的傳奇·守衛秦陵”全感沉浸劇場研發和運營方、西安曲江影視投資集團有限公司負責人介紹,該項目采用了三維建模、全景動畫制作和虛擬現實技術等,除了視聽外還形成了氣味、溫度、刮風、下雨等感官體驗,讓游客全方位、多維度地沉浸在秦始皇陵的場景和氛圍中。
在芙蓉新天地-數字娛樂綜合體里,游人穿梭在“再現·封神”沉浸式體驗館等數字娛樂項目中,享受“科技+文化”帶來的奇妙體驗。在5萬平方米的空間內,芙蓉新天地-數字娛樂綜合體將呈現大空間沉浸式VR、行進式密室型VR、游戲競技互動等九大數字娛樂業態,及親子休閑、特色餐飲等關聯業態。
受訪者表示,科技為文化提供新載體,文化賦予科技新內涵,二者結合滿足了當今消費者對新奇體驗和情緒價值的追求,激發出澎湃的消費熱情。越來越多商業綜合體的加入,也擴展了數實融合的新型文化消費場景。
“文化+科技”創造新價值
數據顯示,2024年,全國居民人均教育文化娛樂消費支出增長9.8%,文化消費市場呈現蓬勃發展態勢。VR、AR、MR等現代科技的應用,不斷催生新產品、新場景、新體驗。
走進“永恒之美·巴黎圣母院”沉浸式VR體驗空間,只要戴上VR設備,游客就可以置身法國巴黎街頭,以第一人稱視角游覽、探索巴黎圣母院。作為全球首個借助科學方法與歷史數據,對巴黎圣母院內部和周圍環境進行勘測和建模還原的文旅體驗項目,自2024年6月底登陸西安以來,已接待游客超3萬人次。
游客在“永恒之美·巴黎圣母院”沉浸式VR體驗空間里游玩體驗
該項目西安地區運營負責人,陜文投集團總經理助理、西安宏文數字科技公司董事長王媛說,這一項目在數字世界中復建了巴黎圣母院,讓這座世界文化遺產以數字資產的形式與全世界的游客發生關聯,為傳承與發展歷史文化開辟了新路徑。
近年來,沉浸式體驗項目如雨后春筍般涌現。據2024年5月發布的《2024中國沉浸產業發展白皮書》顯示,截至2023年底,我國沉浸產業消費市場規模為927億元。
“相比于其他沉浸體驗項目,基于數字技術打造的項目,具有內容迭代快、成本相對較低、突破時空限制、多元價值等特性,具有廣闊商業前景。”陜西文投商業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孫爾蔓說,相信隨著相關技術和產業的發展,“科技+文化”會衍生出更多新藍海。
“迎風而上”再升級
今年1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進一步培育新增長點繁榮文化和旅游消費的若干措施》提出,支持在文博場館、景區、街區、郵輪、大巴等打造沉浸式體驗空間,推出一批沉浸式文旅新產品新場景。推動文學、動漫、游戲、演藝、影視等知識產權(IP)相互轉化,建設空間型虛擬現實體驗項目。支持各地打造超高清、沉浸式、互動式演藝新空間和數字展覽新空間。
業內人士認為,當下人們精神文化消費需求不斷提升,想要持續推出富有吸引力的新產品和新場景,關鍵在于整合優質資源、完善產業鏈。“除了推動科技企業技術創新,還要鼓勵文物文博、非遺保護、圖書館、旅游景區等文化和旅游單位積極‘開源’,讓數字技術的加持有據可依、創新的靈感層出不窮,并在開拓市場中形成多方共贏的商業模式。”王媛說。
此外,幫助項目對接市場也至關重要。孫爾蔓說,目前許多科技企業仍處于探索階段,它們具有強大的研發和運維能力,卻苦于找不到合適的商業模式來讓項目落地,因此需要搭建平臺,為企業提供運營等必要支持。
全國人大代表、國家一級美術師宋亞平:數字技術正在成為撬動文化消費市場的新支點。這種新型消費業態的誕生,是文化消費升級的表現,也揭示了數字時代文化產業的進化密碼。新消費群體對文化的需求已超越單向接收,轉向深度參與的“體驗型消費”。“90后”、“00后”更愿為虛實交融的感官盛宴付費,追求“在場感”與“社交貨幣”的雙重滿足。同時,“科技硬核+文化內核”的模式,正在重塑文化消費的供給形態,突破了傳統的文化消費場所,從景區、文博單位、書店、劇院等走向街區、商圈和“云端”,并帶動主題餐飲、文創等關聯消費,形成“體驗入口+衍生消費”的生態閉環。當技術賦能讓文化可觸可感,這場虛實共生的文化覺醒,正在打開文化產業的全新想象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