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月談記者 周 蕊
作為首店經濟的延伸,首發經濟是當前經濟增長的新亮點、提振消費的新引擎。推出新產品、新業態、新模式、新服務、新技術……首發經濟正在成為一個地區商業活力、消費實力、創新能力、國際競爭力、品牌形象和開放程度的注腳。
平均一天3家首店
“我專程過來購買Jennie同款的裙子。”位于上海市靜安區的本土設計師品牌SHUSHU/TONG全球首店里,最近多了不少“韓國面孔”。這些對時尚有著敏銳觸覺的年輕消費者,熱衷于在店內打卡拍照、拍攝探店視頻,并在Instagram和小紅書等社交平臺上分享,成為品牌最熱情的“自來水”。
“我們線下門店的新客和老客差不多一比一,其中韓國游客占新客的比例高達80%。” 品牌線下運營負責人余亞琪說。
2024年,上海新增各類首店1269家,高能級首店占17%。以此計算,上海平均每天迎來3家以上的首店。為增加首發經濟新供給,各級政府打出“組合拳”。如2024年,上海推出了《關于進一步促進首發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明確打響“首發上海”品牌,在每年的3到5月集中開展“首發上海·FIRST in Shanghai”新品首發季活動,并向全球推介。
位于上海新天地的勒萊柏中國內地首店 周蕊 攝
2024年12月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將“大力提振消費”列為2025年重點任務之一,明確支持首發經濟發展。上海、北京、廣東等地紛紛出臺政策,將首發經濟視為提升消費能級和打造新消費增長點的重要抓手。比如,上海不僅以“真金白銀”支持具有引領性的國內外品牌在滬開設高能級首店,還鼓勵更多高品質、高流量的國內外品牌來滬舉辦首發、首秀、首展,按照新品能級、參與人數、活動效益、媒體宣傳等維度對活動進行評價,對主辦方的場地租賃、展場搭建、宣傳推廣等按實際投入的30%,給予最高100萬元的補貼。
聚焦2025年,上海市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大力發展首發經濟等,推進新型消費、汽車消費、綠色消費,加快打造以國貨潮牌為引領的消費自主品牌。上海市商務委副主任劉敏介紹,上海今年將促進首發經濟高質量發展,打造全球新品首發示范區,實施全球主理人品牌引育計劃,支持老字號創新發展。
中外合璧,激發創新火花
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是中國乃至全球最為知名的“新品聚光燈”之一。中國國際進口博覽局副局長吳政平說,以第七屆進口博覽會為例,跨國企業帶來450項新產品新技術新服務首發首展,包括100多項全球首發、40項亞洲首展、200多項中國首秀,積極助力首發經濟,激發消費新動能。
通過進博會的大舞臺,不少跨國企業“秀”出了為中國定制的新品。黃浦江畔的百年建筑里,不少潮人沉浸式體驗ZARA | AO YES限時快閃空間,他們在這里的巨型中國結裝置前打卡。
ZARA母公司愛特思大中華區總裁白晨銘說,看好進博會的“曝光效應”,連續兩年,ZARA都選擇在進博會上宣布與中國本土設計師品牌合作推出的春節聯名系列。
樂高集團也是進口博覽會上首秀新品的“常客”。在第七屆進博會上“全球首秀”的蛇年春節傳統節日套裝“五福迎春”和“福來運轉燈”,正式在全球同步首發。樂高集團中國區市場部副總裁沈明嵐介紹,這兩款新品都有中國籍設計師參與,其中,“五福迎春”套裝融合了喜鵲、發財紅果花瓶、柿子、金元寶、書法筆等眾多吉祥元素,而“福來運轉燈”能夠模擬跑馬燈玩法,并暗藏迷你熱鬧春節燈會場景及特有的蛇年生肖人仔。
“中國傳統文化是我們產品設計的重要靈感來源。”樂高集團高級副總裁兼中國區總經理黃國強表示,樂高集團未來將推出更多體現中國文化精髓的樂高產品,向全球樂高愛好者展示中國文化的獨特魅力。
2月10日,消費者在天津天河城購物中心的梅果創意餐廳前排隊等候就餐,這家是華北首店 唐詩凝 攝
中國首發經濟“鏈”全球
培育首發經濟的意義,不僅在于“引進來”,還在于為新品牌、新創意搭建“試驗場”,并鼓勵這些具有濃厚中國元素的“新面孔”走向全球。
上任后一個多月,雅詩蘭黛集團總裁兼首席執行官司泰峰,就專程飛往上海,正式開啟他的亞洲之行。在他的中國行程中,還宣布了研度公式(The Ordinary)將正式亮相中國內地市場,集團在中國內地的16個品牌矩陣將擴充到17個。
“通過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的溢出效應和中國的首發經濟機遇,我們引入了不少新品牌,也開出了不少新門店。”司泰峰舉例說,位于新天地的勒萊柏(Le Labo)中國內地首店,不僅是嵌入咖啡店的復合業態,銷售獨屬于上海的城市限定系列,消費者還能在這里定制產品,這里成為全球游客的網紅“打卡地”。
在上海,司泰峰不僅前往南京路“巡店”,還專門來到雅詩蘭黛中國創新研發中心。他注意到,2024年上市的雅詩蘭黛專研倍護防曬隔離乳,就是中國創新研發中心首批開發的產品之一,產品不僅滿足了中國和亞洲消費者對于高SPF防護的需求,還走向了全球市場。
首發經濟不僅意味著企業開出標志性的首店和高能級的門店,為消費者提供創新的復合體驗,也意味著打通創新鏈條。司泰峰說:“我們借助首發經濟的力量,不斷把一些新品牌、新技術、新產品帶入中國,從每一次嘗試中都可以看出,首發經濟為我們在中國推廣品牌提供了助力。”
編輯:李建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