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政府工作報告強調,打好政策“組合拳”。加強財政、貨幣、就業、產業、區域、貿易、環保、監管等政策協同以及與改革開放舉措的協調配合,增強政策合力。健全和用好宏觀政策取向一致性評估工作機制,把經濟政策和非經濟性政策統一納入一致性評估,統籌政策制定和執行全過程,提升政策目標、工具、時機、力度、節奏的匹配度。
全國兩會期間,半月談記者采訪了多位代表委員,探討政策工具箱與改革開放舉措的協調配合、部門與部門間溝通協商、政策制定和執行全過程統籌這三點如何有效協同、同向發力,提高政策整體效能。
政策工具箱與改革開放舉措協調配合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對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作出部署,確定了300多項重大改革舉措。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充實完善政策工具箱,根據形勢變化動態調整政策,提高宏觀調控的前瞻性、針對性、有效性”。充實完善政策工具箱,與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之間,存在一種什么樣的關系?
“全面深化改革需要政策工具箱的支持和保障,充實完善政策工具箱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內容和目標之一。”全國政協委員、天津市弘湖機電科技有限公司經理孫昌隆認為,充實完善政策工具箱與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密切相關且相互促進。通過全面深化改革,可以打破原有的體制機制障礙,釋放市場活力和社會創造力;充實和完善政策工具箱,能更好適應新的經濟社會環境,為高質量發展提供更加全面、有效的政策服務。
全國政協委員、重慶市涪陵區委書記黎勇指出,“改革發力”內嵌于“政策加力”之中,“政策加力”也需要“改革發力”加持,推動增量政策“組合拳”打準方向、打出力度,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紅利將得到充分釋放。
全國政協常委、全國工商聯副主席、賽力斯集團董事長張興海認為,短期調控解決發展堵點,為產業升級創造條件,產業升級又為長期經濟增長奠定基礎。將短期調控政策的階段性目標作為長期改革目標實現過程中的節點,可使政策更具連貫性和遞進性。
“拿汽車產業的成長發展來講,汽車強國是宏偉、長遠的目標;汽車智能化和電動化是當前和未來一段時間的主要趨勢,而推動企業形成核心創新能力、強化高端汽車人才供給、助力中國汽車出海等,又是近期亟待政策助力的痛點問題。”張興海認為,要靈活運用政策工具,如創新激勵、補貼、稅收抵免等,在實現短期穩增長目標的同時,引導企業立足長遠,自主創新。
“從以往經驗來看,把短期調控經濟的政策工具使用,融入長期的體制機制改革舉措,可提高政策整體效能。要高效統籌政策工具使用和改革舉措落實的全過程,確保政策導向和改革方向的一致性。”全國人大代表、湖南省株洲市市長陳恢清說,當前,株洲針對這個命題也在探索。比如,株洲正在研究把國家置換債、專項債等短期調控政策,融入“連環債”清償機制改革試點工作。
“促進經濟持續好轉,關鍵在于充分釋放我國經濟增長潛能、增強經濟內生動力。只有從改革入手靶向施治,著力解決經濟運行中周期性、體制性、結構性矛盾,才能促進一攬子增量政策發揮出最大政策效應,增強政策實施的有效性和可持續性。”黎勇指出,推動短期調控經濟政策工具融入長期體制機制改革措施,需要實現“短期應急”與“制度破局”協同發力,為短期調控政策預設向長效機制過渡的接口。
全國人大代表、立信會計師事務所董事長朱建弟認為,應通過實施短期調控政策,發現和解決體制機制問題,推動更深層次的改革。比如,針對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短期內可以通過定向降準、再貸款等工具增加信貸投放;從長期來看,還需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發展多層次資本市場,拓寬企業融資渠道,降低融資成本。
發揮政策合力,避免政策打架
打好政策“組合拳”,需要發揮政策合力,避免政策打架、政策休眠和各自為戰。如果各部門各項政策之間出現不一致的情況,政策效果就會打折扣,甚至互為抵消,導致政策失效,出現“合成謬誤”。
針對此,今年政府工作報告強調,把經濟政策和非經濟性政策統一納入一致性評估,統籌政策制定和執行全過程,提升政策目標、工具、時機、力度、節奏的匹配度。
孫昌隆認為,這一要求有助于協調整合資源,打好政策“組合拳”;同時有助于鞏固和增強經濟回升向好態勢,充分發揮我國制度優勢、超大規模市場優勢和產業體系完備優勢。
“提升政策一致性有助于推動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確保產業、科技、環保等政策相互配合,促進技術創新、產業升級和綠色轉型。這對于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產業持續做強做優做大,同樣非常重要。”張興海說,把經濟政策和非經濟性政策統一納入一致性評估,可以避免不同部門政策在目標、工具、力度等方面的不協調,減少政策間的相互抵消,提高政策整體效能。
“我們認真落實文件會簽審核、經濟政策與非經濟性政策一致性評估等機制,強化部門間協調聯動,發揮政策協同效果。”采訪中,全國人大代表、山東省日照市委書記李在武重點提及了日照在“高效辦成一件事”改革中打好政策“組合拳”的經驗。
“高效辦成一件事,這涉及方方面面的政策制定與落實,是一項系統性工程。”李在武說,日照建立市政府辦公室牽頭、市行政審批服務局等相關單位負責的“1+N”推進機制。通過縱向聯通15個省級以上業務系統,橫向整合12個市級部門自建系統,實現業務辦理的跨部門協同與數據共享,各級各部門政策執行的標準和流程得到統一。
在避免“政策打架”的話題上,孫昌隆建議,建立跨部門政策協調機制,打破部門間的信息壁壘,提高一致性評估的效率和質量。通過構建常態化的信息溝通平臺、定期召開聯席會議等,就政策的制定和執行等相關事宜進行交流,及時共享各部門的政策信息和監測數據。同時,政策制定和實施要確保穩定性和連續性,堅持系統觀念和法治思維,避免“急剎車”和“急轉彎”。
全國人大代表、山東省發展改革委黨組書記、主任孫愛軍介紹,山東這幾年,制定政策清單逐步成為常態化的制度安排,政策供給更加強調集成效能。山東省發展改革委定期組織會商研究,圍繞加大援企力度、促進消費擴容、支持項目投資、加快產業升級、推動綠色轉型等方面,靠前發力、集中推出針對性政策舉措。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要求,加強上下聯動、橫向協作,促進政策從“最初一公里”到“最后一公里”銜接暢通。孫愛軍表示,未來要強化政策研究跨部門跨領域會商,定期組織有關部門、專家學者謀劃論證,聚焦市場關注、企業關心、群眾關切的重點領域,動態儲備一批對路管用的政策舉措,不斷充實完善政策工具箱。同時,組織實施政策取向一致性評估,統籌把握各領域政策對經濟發展、市場預期、就業民生等方面的影響,推動各項政策同向發力、凝聚合力。
全過程統籌政策制定和執行
作為地方,如何推動改革部署落地見效?李在武用“四個聚焦”概括了自己的實踐體悟:“一要聚焦國家戰略所指,二要聚焦地方發展所需,三要聚焦人民群眾所盼,四要聚焦未來發展所向。”
“政策的生命力在于精準有效。”全國人大代表、四川省雅安市市長彭映梅認為,要提升政策執行人員的專業素養;通過培訓講解、會議討論等形式,讓執行人員深刻領會政策意圖和內涵,準確把握政策執行要點。在具體執行時,既精準把握適用范圍和執行標準,不折不扣執行政策;又加強過程監督,堅決防止出現政策執行簡單化、機械化,甚至走樣變形、“一刀切”等問題。
李在武說,為保障政策落地見效,日照建立“謀劃部署、執行推進、督導檢查、評估問效”的全鏈條閉環落實機制,實行清單化管理、項目化推進、動態化督導,讓政策落實具象化、可量化、可評價。“我們還實施領銜推進落實機制。挑選一批重大政策、重大改革、重大事項,由市級領導領銜推動,做到重要任務親自部署、關鍵環節親自把關、落實情況親自督查,帶動全市各級狠抓落實。”
“有效的溝通、反饋和優化機制是確保政策實效的關鍵。”彭映梅認為,要建立動態監測機制,通過大數據分析、實地調研等方式,收集政策對象反饋,識別政策偏差。同時,提升政策透明度,及時公開政策執行情況與調整計劃,提升公眾信任度;此外,還應提前設計多種應對方案,以便在政策效果不佳的時候,適時啟動政策優化工作。
政策落地效果好不好,企業最有發言權。“在推動助企紓困政策落地方面,我們專門建立了助企紓困政策落地見效閉環工作機制,對政策出臺、宣傳、兌現、評估、督查等進行全過程閉環管理,有效提升了政策落地質效。”彭映梅說。
“科技革命日新月異,市場形勢千變萬化。在制定和執行政策的全過程中,政府相關部門可以和行業龍頭企業多作聯系溝通,常態化、動態化了解產業形勢,適時完善相關政策。各級工商聯、商協會組織可以發揮出更加突出的作用。”張興海建議,建立政企溝通機制,方便民企及時反映問題和訴求。定期組織企業溝通會、行業協會交流會等活動,廣泛聽取企業對政策的意見和建議。
政府工作報告強調,注重傾聽市場聲音,協同推進政策實施和預期引導,塑造積極的社會預期。孫愛軍表示,下一步將暢通意見征集渠道,每月定期組織“親清發改會客廳”,邀請不同類型的企業、協會現場座談,深入了解各類經營主體的困難問題、訴求建議,結合實際及時調整優化政策實施路徑。
半月談記者:張武岳 李曉婷 劉芳洲、劉惟真 唐文豪 郭敬丹 周聞韜
參與采寫:徐寧、劉天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