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頭,一朵朵青花牡丹在素白的坯體上徐徐綻放,花瓣的濃淡細膩入微。耄耋之年的他,手腕輕轉,筆鋒游走,青花料如煙似霧般暈染開來……
早晨8點,黃云鵬已伏在案頭調制青花料。“高鐵低錳青花料要配得濃淡相宜,才能畫出水墨畫的層次?!背D晡展P,他的手格外有力,一旦觸及坯體,動作又顯得異常輕盈。
工作臺上,半碗清茶陪著他度過一個又一個與瓷為伴的清晨。
在景德鎮這座千年瓷都,黃云鵬的名字如同一座閃耀的燈塔。他既是讓碎瓷片“開口說話”的學者,又是陶瓷史的“活字典”,更是妙手生花的陶瓷藝術家,如今,這位83歲的老人,正在完成人生的又一次跨界,將陶瓷這個傳承千年的手工藝帶進抖音電商,在“流量”的窯火中淬煉瓷魂。
結緣:擇一事,癡一生
在女兒黃青口中,父親對陶瓷可以說是“癡迷”的程度。
在黃青小時候,她常??吹礁赣H手里握著幾片瓷片,從單位步行回家,全然忘記了自行車還停在單位。
那些瓷片,仿佛是黃云鵬與世界對話的唯一媒介。
黃云鵬的書房,是一個微型的陶瓷博物館。處處堆滿了碎瓷片、陶罐、盆、碗、碟……每一片瓷片都被他認認真真地分類、標注,按照年代和出土地整齊排列。每天,他都會拿著這些瓷片,反復擦拭、研究,有時甚至到深夜時分,依然樂此不疲。
“這是景德鎮落馬橋出土的元青花,這是從海外收回的康熙青花,這是學員贈送的乾隆青花……”黃云鵬,談起這些瓷片時,眼中閃爍著孩童般的光芒。每一片瓷片,都是他心中的“寶貝”。
黃云鵬回憶,對陶瓷的熱愛始于童年。
1942年,他出生于江西省豐城市。初中時開始接觸素描、水粉畫,這也為他后來在陶瓷繪畫上的成就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在景德鎮陶瓷學院就讀時,他常穿梭在湖田、楊梅亭等地,撿拾瓷片。那些瓷器上精美絕倫的條紋花色,如同一把神奇的鑰匙,悄然開啟了他通往古陶瓷世界的大門。
“對于瓷片的學習,比學習完整的瓷器更重要?!痹邳S云鵬看來,瓷片的價值不僅在于其表面的紋飾與色彩,更在于它們能夠揭示陶瓷的內在結構與工藝秘密。通過瓷片的剖面,他能夠清晰地看到泥料的層次、釉色的分布以及燒制過程中的細微變化。這些細節,正是解讀古陶瓷制作工藝的關鍵。
1966年,黃云鵬從景德鎮陶瓷學院(今景德鎮陶瓷大學)美術系畢業,1967年分配到景德鎮市陶瓷館從事古陶瓷研究等工作。
當時研究資料相對匱乏,黃云鵬踏遍景德鎮的各大礦區、歷代古窯址,對古原料礦井進行細致普查,取樣分析泥、釉、料的配方。
在那時,他一頭扎進對景德鎮陶瓷史和古陶瓷斷代的研究中。“每一件古陶瓷都是歷史的見證者,它們身上承載著無數匠人的智慧與心血,我要做的就是解讀這些密碼?!彼麑⑹饕丫玫穆閭}土、高鐵低錳的青花料一一再現,復制出中國第一件仿元青花瓷。
精進:繼續尋找另一座高峰
黃云鵬正俯身審視一件剛出窯的瓷器,突然,他的右眼一陣模糊,世界仿佛被一層薄霧籠罩——突發眼底出血。
然而,這并沒有讓他停下手中的工作。他用毛筆蘸了蘸硯臺里的墨水,輕輕涂在右眼的鏡片上,將整個右眼的鏡片涂成了黑色。他又戴上眼鏡,將視線繼續投向那瓷器身上。
醫生建議要靜養,減少用眼。但黃云鵬的日程表依舊排得滿滿當當。
女兒黃青勸他歇歇,可他滿腦子都是一件件還沒完成的作品。
那時,黃云鵬創辦的皇窯集團正值電商發展的關鍵期,線上訂單量很大,黃云鵬說,“‘粉絲們’都在等著我的作品,我不能停下來?!?/p>
黃青對于父親的執著勁兒,既敬佩,又心疼?!坝行┤擞龅嚼щy,會畏懼會退縮,但是在父親的字典里從沒有‘退縮’一詞,他越挫越勇?!?/p>
在黃云鵬看來,釉里紅燒制,是一個難關,也像一座高山。
釉里紅燒制過程極為復雜,十分考驗功力和耐心。想要精準實現那一抹明艷動人的釉里紅顏色,需對窯溫、天氣等因素進行極為嚴格的控制,稍有差池,便會前功盡棄。
但黃云鵬為了攻克釉里紅的燒制技術,他投入了大量的時間與精力。窯爐里的火焰一次次燃起又熄滅,爐內溫度從常溫燒到1300℃,一批又一批的瓷器被送進窯中燒制。
幾十爐、上百爐…… 無數次的嘗試,換來的是家中堆積如山的瓷器。黃青說,那些未能成功呈現理想釉里紅效果的瓷器,用“瓷山瓷?!毙稳莺敛粸檫^。
面對如此多燒制失敗的瓷器,黃云鵬從未有過一絲退縮之意。
每一次開窯,無論結果如何,他都會仔細觀察瓷器的色澤、質地,分析失敗的原因,總結經驗教訓。他不斷調整釉料配方,改進燒制工藝,調整爐溫,在反復的實踐中摸索出最佳的燒制條件。
這,是黃云鵬翻過的一座山。高峰越過,他又去尋找另一座高峰。
“在這一行,越是不斷深入地學習,越發感覺自己很渺小,需要學的東西還很多?!秉S云鵬的話語中透露出一種超脫物外的謙遜。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手工制瓷)代表性傳承人”“著名古陶瓷鑒定家”“中國古陶瓷工藝美術大師”“中華仿古瓷第一人”……這些熠熠生輝的名號,對于黃云鵬而言,不過是他在陶瓷之路上不斷前行的見證,絕非終點。
過手七十二,一坯方成器。
從青蔥少年到耄耋老者,從研究員到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黃云鵬將畢生心血傾注于陶瓷藝術,用一雙巧手和一顆匠心,守護著千年窯火,傳承著中華文明。
傳承:從來不是獨行
景德鎮,這座因瓷而興的城市,大街小巷彌漫著泥土與窯火的氣息。
千年的陶瓷文化底蘊,如同深厚肥沃的土壤,為每一位陶瓷人提供著源源不斷的養分。傳承,也就成為每一位陶瓷人義不容辭的責任。
在黃云鵬看來,傳承不僅僅是技藝的復原,更是知識的傳播與人才的培養。
1993年,黃云鵬下海創業,創辦了佳洋陶瓷廠。而后發展到如今的皇窯陶瓷文化旅游發展有限公司。
皇窯集團用30年時間,由一個小作坊式公司發展為集仿古瓷和傳統藝術瓷生產展銷、景德鎮陶瓷文化國際交流、陶瓷文化發掘研究、古陶瓷鑒定和陶瓷技藝人才培訓、陶瓷文化特色旅游為一體的全國知名陶瓷企業。
“30年來,公司里畫青花的人,大多是我帶出來的,我還經常給繪瓷員工講課,不斷提高他們的繪瓷水平,把非遺傳承下去?!秉S云鵬的話語中,滿是自豪與堅定。
在他的公司里,時常能看到這樣的場景:他坐在一群年輕的繪瓷員工中間,手中拿著畫筆,親自示范青花的繪制技巧。從起筆的角度、運筆的力度,到線條的流暢度、圖案的布局,他都一一耐心指導。
非遺的傳承,是黃云鵬的心頭大事。他表示:“青花瓷的泥,釉料的配方,青花瓷的紋樣設計和繪制,這都要把我的這個技術傳下去,還要帶領更多的人了解我們景德鎮,了解宋元明清青花瓷的優秀的精湛的陶瓷藝術作品?!睘榱藢崿F這個目標,他不僅在公司內部培養人才,還積極與外界合作,參與各種陶瓷文化交流活動。
在黃云鵬的傳承之路上,他并非獨自前行。他的女兒黃青,兒子黃濱,作為“瓷三代”,也深受父親的影響,投身于陶瓷事業。
突破:電商開啟發展新路徑
2021年,傳統陶瓷行業深陷困境,市場需求持續低迷,競爭愈發激烈,皇窯集團經營了30來年的陶瓷事業也面臨嚴峻挑戰。
“當下的主要購買力都在互聯網上,發展電商渠道迫在眉睫?!秉S青的提議得到了父親黃云鵬的全力支持。
然而,電商之路,并非坦途。
習慣了傳統陶瓷制作與銷售模式的團隊,對于電商模式感到陌生。如何將精美的陶瓷藝術品通過短視頻和直播的形式生動地呈現給消費者;面對網絡上魚龍混雜的信息,怎樣在虛擬的網絡空間里精準地捕捉消費者的喜好,成為他們急需解決的問題。
面對這些挑戰,黃青和她的團隊積極想辦法。在抖音電商平臺上,皇窯集團通過視頻和直播展示陶瓷制作的設計、開窯、燒制等流程,讓觀眾直觀地感受陶瓷創作的72道工序。
有時候,黃云鵬也會出鏡,錄制陶瓷講解的視頻?!拔覀円尭嗳肆私馓沾杀澈蟮奈幕?,不僅僅是賣產品,更是傳播一種生活美學。”黃云鵬說。
為了更貼近消費者,皇窯集團深入調研粉絲需求,精心選品,開發出入門款產品——售價99元的青花壓手杯?!拔覀冊噲D以較低的門檻,吸引更多粉絲關注我們的產品,讓粉絲們感受到我們99元都能有這么好的品質。” 黃青解釋道。
消費者們被他們對陶瓷文化的熱愛與執著所打動,紛紛下單購買皇窯的陶瓷產品。從精美的青花瓷瓶,到小巧玲瓏的陶瓷擺件……
2022年底,抖音賬號“九鳴瓷藝中心”的主理人小雨聯系黃青,想做一場黃云鵬作品的專場直播。
合作初期,兩人為了打磨直播方案,常常一坐就是4到6個小時,深入鉆研如何將黃云鵬的作品傳遞得更加深刻和透徹。其中一場直播的主角,是黃云鵬老師親工的仿元青花鬼谷子下山罐。罐上,人物形象鮮活靈動,場景描繪逼真如畫,青花發色濃郁亮麗,紋飾布局精妙,完美重現了元青花的古樸韻味與藝術風采。
“大師不愧是大師”“這些在博物館里見到的作品竟然在直播間里看到了”……直播間里,氛圍熱烈而酣暢。當天的直播從晚上7點一直持續到凌晨4點。
幾場專場直播成效顯著,小雨回憶,其中單場直播最高銷售出400余件皇窯出品的瓷器。
在黃青和小雨看來,他們是同頻的伙伴。小雨盛贊皇窯集團的專業度,“黃老和黃青總深諳陶瓷的文化,他們所傳遞的內容具有稀缺性,成功吸引了眾多熱愛陶瓷收藏的專業用戶走進直播間”;而黃青也對小雨的直播平臺稱贊有加,直言平臺搭建得極為出色,匯聚了大批精準的藝術品收藏玩家。
近期,抖音電商“看見手藝計劃”和“抖音非遺計劃”也關注到了黃云鵬和他的皇窯集團,通過全域興趣電商模式,推出資源支持、官方培訓、平臺活動等多項舉措,助力黃云鵬和皇窯集團等手藝人和品牌,通過短視頻和直播獲得新發展。
圖:黃云鵬
皇窯集團的成功轉型,不僅為傳統陶瓷行業開辟了一條新的發展路徑,也為其他傳統手工藝行業提供了寶貴的經驗。
在電商發展的浪潮中,皇窯集團不僅賣出了產品,更傳播了陶瓷文化,讓更多人看到了傳統手工藝的魅力。